------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隋龍教授就《宮頸癌篩查·分流策略的最新進展》為主題,分享道:
1. 宮頸癌篩查流程:初篩——分流——診斷;
2. HPV初篩陽性后的精細化分流管理,是宮頸癌篩查策略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3. 分流和初篩應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效能評估;
4. 分流策略的考量因素和評估原則:
· 四個考量因素:癌前病變的潛在風險、某種分流檢測或幾種檢測的組合、針對分流檢測陽性和陰性結果后續(xù)管理決策的風險閾值選擇、患者對隨訪建議的依從性;
· 評估原則:初篩和分流的策略應該一起評估、識別盡可能多的癌前病變,盡可能少的女性接受陰道鏡檢查;
5. 新的策略應該與目前公認的策略進行橫向比較,以評估真正的臨床獲益;
6. 效能評估不僅應該分析陽性結果檢測病變的能力和陰性結果的安全性(益處),也要統(tǒng)計陰道鏡轉診數(shù)量(危害),做到益處和危害的平衡;
7. HPV分型與整合檢測應用場景:
· HPV持續(xù)感染患者風險評估:用來判斷疾病進展的風險;
· 陰道鏡/活檢前后的患者:陰道鏡分診的同時分析HPV感染亞型和整合狀態(tài),協(xié)助臨床判斷病變風險,更有利于臨床醫(yī)生進行風險評估和治療決策;
· HSIL術前術后患者:術前用于評估是否存在HPV整合;術后用于復發(fā)風險評估,對HSIL術后進行療效監(jiān)測和隨訪;
8. 基于同等風險,同等管理原則;針對不同分流結果制定的后續(xù)管理原則,應該參照目前公認的風險閾值;
9. WHO指南推薦:
可用于HPV初篩結果的分流,以實現(xiàn)hrHPV陽性者的分層管理;
· 分子層面的標記物有:DNA甲基化、HPV抗體、癌蛋白…
· 細胞學:細胞學雙染P16/KI67…
· 視覺檢查技術:人工智能篩查、固有熒光篩查、宮頸病變篩查儀…
------
———
想獲得更多資料,聯(lián)系pd@paite.net